Posted on 

session

http协议本身是无状态的,为了让请求之间保持状态,有了session和cookie机制。requests也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去操纵它们。

示例:

1
2
3
4
5
6
7
8
import requests

# 创建一个session对象
s = requests.Session()
# 发送一个请求
s.get(“http://example.com/set-cookie/“)
# 查看请求中的cookie
r = s.get(“http://example.com/cookies/“)

由于session让请求之间具有了连贯性,那么,就有了跨请求参数和非跨请求参数的区别。即有时我想让所有请求均带有某个参数,而有时我只是想让单独的一条请求带上临时的参数。

示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import requests

s = requests.Session()
s.headers.update({'x-test': 'true'})
# both 'x-test' and 'x-test2' are sent
r1 = s.get('http://httpbin.org/headers', headers={'x-test2': 'true'})
print(r1.text)
# 'x-test' is sent
r2 = s.get('http://httpbin.org/headers')
print(r2.text)

运行结果:
r1.text头部包含x-test与x-test2;r2.text只包含x-test。

结论:
* session可以为请求方法提供缺省数据,比如第一次请求中的{‘x-test’: ‘true’}就是缺省数据,此时的缺省数据就是跨请求参数。
* 方法级别的参数不会被跨请求保持,比如第二次请求时,没有携带headers={‘x-test2’: ‘true’},返回的结果中也没有{‘x-test2’: ‘true’},说明该参数没有在第一次请求后被保持住。